从体育强区到体育现代区!鹿城这样做……
时间:2022-04-11 17:42:06 浏览次数: 来源:鹿城文旅体中心 字号:[ ]

在鹿城,喜欢运动的人群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城市滨水公园、农村健身广场,迈开矫健的步伐,和着轻快的节拍,跳起曼妙的舞姿,跳广场舞、打羽毛球、打太极,瓯江边跑步的人群比比皆是,他们尽情挥洒着汗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强身健体。

其实这样充满活力的一幕幕,每天都在不断上演。全民健身在鹿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近年来,鹿城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践行“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体育国家试点城市”平台契机,深入推进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区创建工作。日前,经省政府批准,鹿城区成为首批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区。

如今的鹿城,正迈着体育现代化的步伐,追光前行。

新设施,增强幸福感  

鹿城区作为中心城区地少人多,如何突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较少的刚性瓶颈,成为创建首要攻克的难题。

近年来,鹿城精准定位挖掘边角地、桥下空间等城市“金边银角”因地制宜发展体育场地。在2020年建成的桃花岛体育休闲公园,占地约80亩的公园里不仅有新建1片11人制标准足球场、3000平方米的室内气膜体育馆,还有城区内首座室内冰雪城,建有滑雪、滑冰、冰球等各类冰雪项目,是温州夜光经济发展和区域旅游的特色产业项目。而这个地标式的体育建筑,原先则是污水治理厂。“公园采用复合用地模式,在污水治理厂上加盖体育场地设施,使原本闲置的工厂屋面得到重新利用,成为二次利用土地的典型。”鹿城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桃花岛休闲体育公园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实现了片区的环境治理,又盘活了城市空闲土地,健身环境明显改善,该模式在土地集约利用和体育场地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沿。

除了桃花岛体育休闲公园,还有桥下闲置空间改建的双屿双岙休闲体育公园、前京体育休闲公园、七都体育休闲公园、南郊十里亭体育公园等,鹿城在公共用地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发展体育场地,近三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比达到27.5%。

在鹿城,除了“金角银边”的体育场所,建在市民家门口的百姓健身房也“落地生花”“连点成面”。2017年以来,温州市聚焦需求、精准供给,在社区支持建设百姓健身房,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全天候、全人群服务。作为中心城区的鹿城,百姓健身房从这里发源,并推广至全国。截至目前,鹿城共有百姓健身房56个,其中一类百姓健身房25个,进一步完善了市民“十分钟健身圈”,有效破解了群众“去哪儿健身”“怎样健身”难题,构建起较为健全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在数量增长的同时,鹿城从服务的质量和产品的功能上促进百姓健身房的革新升级,从1.0版升级至3.0版,融入大数据、体育监测服务等内容,推陈出新。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数字体育改革,积极推进大数据场景应用。南汇智慧百姓健身房,采用智能商用跑步机、椭圆机等智能化设备,通过智能门禁及大数据平台,实时分析点位人流量,锻炼人群性别、年龄、时间段、设施利用率等信息,为群众提供专业健身服务,增强智能化的健身体验。

新纪录,激发奋进精神

竞技体育,是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区的“硬核”力量。

鹿城区作为温州市竞技体育“明星”的发源地,自朱启南后,又涌现出了徐嘉余、郑思维、丁立人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在全国以及国际体育舞台上不断打破新纪录、创造新业绩。2019年以来,向浙江省优秀运动队输送转试训、招工运动员15人,荣获2枚奥运银牌,3个世界冠军,7枚全运金牌,均排在全省前列。凭借出色的成绩单,鹿城区已连续多年获得省局颁发的“浙江省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

竞技体育强区如何炼成?秘诀就是充分利用辖区内丰富的学校资源和社会俱乐部,通过体教融合与社会力量办体育两个抓手,对区业余训练基地进行重新调整、统筹规划,完善布局。目前,已布局29家训练单位,“公私合力”覆盖包含“三大球”、“三小球”、游泳、田径、击剑、高尔夫等15个大项以上的业余训练项目,常年参加训练人数达500人以上,为运动员的培养和输送搭建了平台。

温州成为全国唯一的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试点以来,鹿城以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为引领,发展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通过“训练基地”授牌、签订协议的方式,统筹辖区内丰富的社会资源,培养优秀青少年体育苗子。鼓励社会资本办赛,网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等社会化发展较好的项目首先实行。辖区已有2家俱乐部为被评为国家级训练机构,1家单位被评为浙江省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新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体育人口急剧增长的基础上,一系列面向群众的体育赛事平台,也呼之欲出,赛事品牌影响力日趋提升。

鹿城连续两年以“鹿城区都市休闲体育旅游节”为抓手,打造了南塘龙舟民俗文化节、民俗体育精英赛、海峡两岸跆拳道、民营企业家运动会、民体杯全国陀螺比赛暨温州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区第九届全民运动会、全民健身日等一系列品牌赛事,促进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常态化、特色化。

温州作为中国龙舟名城,素有“看龙舟、到温州”之美誉,而鹿城作为温州主城区,龙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鹿城首创龙舟竞赛基地(会昌湖水上公园),举办过中华龙舟大赛温州站等全国赛事,每年举办民间龙舟民俗文化活动。去年该区举行了温州南塘龙舟民俗文化活动暨鹿城区第二届都市休闲体育旅游节,举办了龙舟文化展、龙舟摄影百图展、千人广场舞,16支队伍龙舟竞渡,吸引近6万人线上观看,让广大市民及外国友人在印象南塘风景区近距离地了解温州龙舟文化的与时俱进,感受“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

近几年,鹿城区还呈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群体赛事活动,如全民健身日活动暨鹿城都市休闲体育旅游节,旨在进一步调动广大市民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性,展现鹿城区文旅体融合新发展和运动健康城市新风采;2020民体杯全国陀螺比赛暨温州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首届温州市民营企业运动会,融合拼搏争先的体育精神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助力温州成为“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发展标杆……鹿城的赛事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赛事活动规模、场次、创新性及参与度等方面均处于全市领先位置。

新产业,助力新经济发展  

现代化体育强区,更要强在体育产业。

近年来,鹿城区将体育产业作为重点新兴产业培育,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目标,健全完善体育产业体制机制,优化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营造浓厚的体育产业发展氛围。

该区体育产业实力雄厚,拥有2亿以上项目投资三个,分别为东方仰义高尔夫、温州中体冰雪城、威思顿智体公园;登记在册的体育经营运营单位697家,体育产业体量较大,并以产业航母为首,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都市聚集体育产业体系。温州首个体育+儿童业态综合体——威斯顿智体小镇,是温州城市体育文化的重要名片。小镇占地4.5万平方米,内设温州首家市内马术俱乐部、真枪射击体验馆、游泳馆、保龄球馆等70余个体育项目,举办过亲子运动会、保龄球大赛、跑酷大赛、体育慈善集市等年均150场比赛。

体育产业特色明显,温州是全国的“游泳之乡”,该区游泳馆体量占全市最高,拥有82个游泳场馆和九山湖、瓯江等天然游泳场所,从而孕育出以徐嘉余为代表的游泳健将。品牌赛事突出,不仅拥有已入选省级体育品牌赛事库的温州马拉松,还有正在申请入选省赛事库的民俗体育精英赛、丁立人国际象棋大师对抗赛等影响力大、知名度广的大型体育品牌赛事。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