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掀起冰雪热 冰雪运动进校园 | ||||
|
||||
苏翊鸣摘银,任子威夺冠,谷爱凌滑雪大跳台逆转夺金……当北京冬奥会各项赛事如火如荼地进行,全国上下掀起冰雪热,在温州,也有一群平均年龄在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同样也在为热爱而坚持。 这个冬天,温州4所教育部评定的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特色学校(浙江省共120所)——温州市蒲鞋市小学、龙湾区永兴一小、瓯海区娄桥东耕小学(已并入娄桥第二小学)、永嘉县上塘城西小学,校园内的冰雪运动并没有停步。 据了解,我市计划在冰雪运动试点学校的基础上,通过“百校建百队”的方式,到2025年创建1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通过学生拓展运动、研学活动等方式,加快实现2025年我市百万青少年参与冰雪项目的目标。 永嘉县上塘城西小学—— 学生寒假自发练轮滑冰球 冰球头盔、护肘、护胸(护肩)、护腿、手套、冰球杆,寒假里,永嘉县上塘城西小学的轮滑冰球校队的学生们正穿着冰球运动的常规装备在场地上训练,这是学生们自发在寒假约定的训练,而唯一与冰球运动员所不同的是,他们脚下穿的是轮滑鞋,而不是冰鞋。 该校2016年成立轮滑队,并 在2018 年遵循北京举办冬奥会大力推广冰雪运动,培养大量人才备战冬奥会的发展战略,积极试点开展“轮转冰”运动,将冰雪运动旱地化,与轮滑运动相结合,从轮滑队伍中挑选冰上运动的好苗子。 “练了两三年轮滑的学生,基本上穿了冰刀就能滑了。”该校轮滑球教练陈楠说,轮滑冰球和冰球是兄弟项目,在规则、杆上功夫等都有互通的地方,所以学生适应比较快。学校转为发展轮滑冰球项目后,适逢永嘉三江建了真正的冰面滑冰场,于是学校在温州市体育局的牵线搭桥下,每周一次组织学生在冰场营业结束后进行冰上训练。 不过,刚开始“轮转冰”时也是遇到了不少困难。最突出的就是校内的人才选拔,陈楠教练说最难的是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受限于项目的小众化和训练的高费用,往往半年时间会流失掉一半的苗子。但这个情况近两年也有了明显转变,自学校搬入新校区,便专门为轮滑冰球训练队开辟了600平方米的室内训练场,再是近年来,校队多次在轮滑冰球项目上取得不俗成绩,曾获得(丽水)国际轮滑公开赛暨全国青少年轮滑球邀请赛U10组别的季军,一个月前更有 9 名队员入选温州代表队,代表温州参加浙江省冬季冰雪系列赛冰球项目的比赛。陈楠教练表示,这个冬奥会期间,已经有四五个家长主动询问他,轮滑冰球校队是否还有名额,他认为这也是得益于此次冬奥会的开展和推广,让家长们对这些运动了解得更深入,做起沟通工作也更方便了。 寒假里,陈楠教练也布置了一项任务给轮滑冰球队的学生们,就是观看冬奥会中国女子冰球队比赛的赛事直播。他说学生们在看了中国女子冰球对阵世界排名第六的日本队的比赛,看到最后中国队在加时赛上 2:1 逆转比分,都非常地激动,训练时都干劲十足。之后,他还计划趁寒假结束前带学生们去体验滑雪,感受不同的冰雪运动的乐趣。 “我想之后在校内专门办一个展示轮滑特色的活动,不断地普及轮滑冰球这项旱地化的冰雪运动,让更多学生加入进来。”对于未来校轮滑冰球队的发展,陈楠教练计划在全校普及轮滑冰球,而不只局限于校队。另外,他希望尝试更多元化的冰雪陆地项目,像旱地冰壶、越野滑轮等等,他说这也是看冬奥会比赛期间得到的灵感。 龙湾区永兴一小—— 学生提早收到“冬奥包裹” 在如今冰墩墩和雪容融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顶流”,“一墩难求”时,早在去年5月份,龙湾区永兴一小已经收到了北京冬奥组委会发来的一系列带有冬奥会吉祥物、标语的包裹。其中还有《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走进北京冬奥会》等寄给教练授课用的书籍。 之所以会收到这份特别的礼物,与学校成为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特色学校分不开。该校开始冰雪陆地运动——轮滑,是在2015年下半年,当时特别邀请了校外的教练给学生们进行培训。该校体育组负责人项有宝老师表示,目前学校轮滑队伍的梯队已经建立,在不同年龄段和水平上都有相应的队伍。一二年级每周一练,三四年级每周两练,五六年级一周三练,高年级段分别有速度轮滑和速度过桩两支队伍。 在1个月前,该校轮滑队的黄锦昕、王睿哲、曹逢宏三人分别入选温州代表队,并参加了浙江省冬季冰雪系列赛短道速滑1000米、500米的比赛,均获得前五名的成绩,曹逢宏在男子冰球08-09组获得第三名。 这个寒假里,该校学生曹逢宏进行了集训,在吾悦广场的滑冰场进行冰球训练,在奥体中心练习轮滑,每次训练时长在三个小时左右。他说自己感兴趣就不会觉得辛苦。此次冬奥会上有关冰球、短道速滑的赛事,他也是颇为关注,每逢比赛总是积极收看。 趁着冬奥会,学校在1月份期末时就给学生做关于冬奥会的介绍,让学生统一收看冬奥会开幕式,就是希望让冰雪运动的氛围在校内越来越好。此前,我市进行了“温州市青少年冰雪活动体验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授牌仪式,该校也是其中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