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编织全民健身网点推动全民健身行动
时间:2022-12-05 10:47:16 浏览次数: 来源:苍南县文广旅体局 字号:[ ]

近年来,苍南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健康浙江”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大力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编织全民健身网点:建设健身步道、百姓健身房、篮球场、笼式足球场等便民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利用闲置场所开展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为全民健身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坚持创建引领,推动体育设施全域共建

一是完善县重点体育基建项目建设。为全面改善苍南县体育公共设施面貌,当地以大项目大工程建设为引领,加快全县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致力改善群众体育健身条件,推进城市10分钟健身圈建设。先后投资新建县体育中心、灵溪镇文体中心、改造县体育运动学校、50多公里百里平水公园健身步道等大型体育设施。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21年,苍南县新增体育基础设施面积约130万平方米;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10亿元(体育中心3.1亿、灵溪文体中心1.02亿、体校0.24亿、金乡环城步道0.7亿等),超过建县以来体育设施投入的总和。

二是推进全县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步伐。苍南县创新思路,采用部门支持、群众自筹、企业赞助等办法,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每年新建体育场地30处以上,包括百姓健身房、笼式足球场、拆装式游泳池、健身(登山)步道、省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等项目。截至2021年底,全县建设健身体育设施929个,包括篮球场476个、乒乓球场150个、登山健身步道70条、羽毛球场43个、排球场35个、小康提升村工程55个、门球场38个、游泳池18个、百姓健身房17个、体育休闲公园2个、省级中心村体育公园2个、多功能运动场16个、笼式足球场14个、健身步道17条、社区体育公园40个等,实现了全县行政村(居)体育设施的全覆盖。目前,全县体育场地总面积达到255.21万多平方米,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02平方米。

微信图片_20221205104514.png

注重需求导向,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效能

一是因地制宜,提高体育资源利用率。注重区域布局平衡,提高体育资源使用和公共体育服务的均衡性。在实施体育设施建设过程,苍南县充分利用农村宗祠改建为文体活动中心110座,建成羽毛球、乒乓球、气排球等体育设施面积达33万平米,总投入约3.2亿元,成为群众健身锻炼的重要场所。这一创举大大提高了社区(村)文体设施的覆盖面,实现了全县行政村体育设施的全覆盖。

二是实施融合发展,推动体育设施全域共建。深化“体育+绿地”,充分利用公园、沿江沿河绿化带、高架桥闲置绿地等资源,将体育设施、体育元素融入建设之中。推行“体育+旅游”,充分利用苍南独特的海洋资源和山水资源,将体育融入历史人文和青山绿水之中。如苍南罗家山(雾城)滑翔飞行基地被命名为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这是温州市第一个被命名的航空运动营地,获得“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和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微信图片_20221205104511.png

明确服务宗旨,深耕组织体系强化指导

一是加强体育社团管理,打造星级社团。苍南县现有县级体育社团组织31家,其中创建5A等级县级体育社会组织1家,4A等级1家,3A等级12家。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育工作,每年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以上,全县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3694名,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3人以上。

二是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为群众开具运动处方。主要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全县各乡镇进行体质监测,符合《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达到94.2%,高于考核指标。

三是社会力量提供志愿服务。以苍南县徒步协会、游泳协会成员为基础,组建超千人的体育志愿者队伍,在各级各类赛事的志愿服务中,出动体育志愿者1470人次,成为各类赛事后勤服务、应急救援的中坚力量,全民体育、全民健身的氛围愈发浓厚。

四是坚持服务为民,做好场地开放。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为市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健身条件、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的健身项目指导,每年在便民惠民“免费低收费”活动中受惠人员达4万人次,让利金额达123.6万元。

全民健身是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全民健身工作更是体育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能够让城市动起来、活起来,充满勃勃生机活力,更能提升士气、凝聚人心。全民健身行动的重要内涵是人人享有体育,办人民满意的体育,办群众方便参与的体育。未来,苍南将继续秉持“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以“民生”为根本,以“民众”为对象,以“民乐”为目标,继续高效高质抓好全民健身网点建设,为广大市民健身提供设施保障,营造全民健身良好的氛围,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城市充满活力。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