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疫情防控保障方案》的通知 | |||||||||||||||||||||||||||||||||||||||||||||||||||||||||||||||||||||||||||||||||||||||||||||||||||||||||||||||||||||||||||||||||||||||||||||||||||||||
|
|||||||||||||||||||||||||||||||||||||||||||||||||||||||||||||||||||||||||||||||||||||||||||||||||||||||||||||||||||||||||||||||||||||||||||||||||||||||
龙湾区文广旅体局、旅体中心,瓯海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温州体投集团,各有关单位: 由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摔跤协会、浙江省体育局、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于2020年10月6-18日在温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共70多支队伍、17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参赛。本次比赛分为男、女子自由式摔跤和男子古典式摔跤三个跤种,各设有 10 个级别的比赛,是本年度国际式摔跤全国最高级别的赛事,比赛成绩将是国家队选拔人才出征世界锦标赛、争取奥运会资格的重要指标。比赛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男子自由式摔跤比赛,10月4日报到,参加人数600余人,入住温州君廷酒店、温州开元名庭酒店,10月9日离温;第二阶段女子自由式摔跤比赛,10月9日报到,参加人数500余人,入住温州君廷酒店,10月14日离温;第三阶段男子古典式摔跤比赛,10月14日报到,参加人数600余人,入住温州中瑞大酒店、温州开元名庭酒店等,10月18日离温。此外,比赛期间,央视对赛事全程直播,央视工作团队90余人,10月3、4日分两批人员入住龙湾亚朵酒店。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有序恢复体育赛事活动的指导意见》和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精神,在温州市疫情防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疫情防控保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体育局 2020年9月23日 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疫情防控保障方案 为保障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安全顺利召开,依据浙江省DB33/T 2241.1-202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和《关于印发秋冬季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指引的通知》(省疫情防控办[2020]117号)要求,做好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通风消毒、人员健康监测管理,引导人群保持适当社交距离,落实必要的防护措施,严防出现疫情反弹。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为保障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安全顺利举办,确保比赛参与人员公共卫生安全。 二、前期准备 (一)组织领导 由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组织成立大会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本次大赛疫情防控、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制定会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细则,落实防控措施。切实履行举办单位、举办地(场所)的主体责任,在比赛举办前组织开展岗前培训,确保活动工作人员掌握疫情防控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置流程,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大赛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张志宏 副组长:徐延鸿、李铁忠 成员:金家炳、潘忠玉、翁定波、王丰、张成、吴勇军、计进武、林毅、市摔跤协会负责人、运营单位负责人、宾馆、比赛场地、车辆提供单位的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金家炳兼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工如下: 张志宏(组长):总负责大赛疫情防控工作。 徐延鸿(副组长):负责赛事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管控监督等具体工作。 李铁忠(副组长):负责中国摔跤协会人员及各地运动队、裁判员在温期间疫情防控的协调工作。 办公室:负责赛事疫情防控的协调工作通知联络。在市防控办指导下,排查风险点,制定赛事期间疫情防控预案。召集宾馆、赛场、接送车辆单位负责人,部署疫情防控措施;将参赛人员名单与市大数据局对接进行信息排查;组织疫情防控人员培训。 运营单位:负责赛事疫情后勤保障工作。筹做好防控资金、防控设备物资保障工作;主要负责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和央视工作团队入住酒店(含住宿、用餐等)、赛场管理单位、接送车辆的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管控监督等工作。 温州市摔跤协会:协助办公室、赛事运营单位做好大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二)疫情风险评估 在比赛开始前2周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尽量收集参加人员来源地、举办活动的场所分布、活动过程安排、饮水和食物供应等信息。对风险评估提出的措施落实情况,应及时跟踪落实整改,直至各项风险被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三) 物资和特殊场所准备 比赛所有的场所须提前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用品,包括消毒药械、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以及足够的洗手设施、免洗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干手纸、垃圾桶等。在公共区域应配足免洗手消毒剂,随时供参加人员使用。活动前对所有场所和设施开展一次全面的预防性消毒。在会议和活动场所设置临时观察室,指定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临时观察室位置应相对独立,室外标识明显,通风条件良好,尽可能配备独立的卫生间及流动水洗手设施。 (四)人员健康排查 健康监测对象:比赛的参赛运动员、教练员、领队、随队医务、新闻记者、央视团队、工作人员、比赛专用车辆驾驶员、酒店服务人员和志愿者等。 健康监测方式:健康监测对象应在会务网站(APP)填写健康申报表并于9月25日前由承办单位进行汇总和初审,大数据、公安和卫健等部门做好中高风险地区或国(境)外旅居史等重点参会对象的跟踪管理和大数据排查。 1.对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和“ 健康码” 状态,并给予必要的健康提示。 2.针对来自市内、省内、跨省、境外不同区域和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比赛参与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健康状况正常并取得浙江“ 健康码”绿码,且近期无中高风险地区和14天内无境外旅居史者方可参赛。对省外人员来温参赛人员均需持赛前20日核酸阴性证明和赛前3至5日内核酸阴性证明;报到时需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方可参赛。 3.“健康码” 非绿码人员,出现相关症状且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病例者,隔离治疗中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等,不得参加比赛; 14天内有境外旅居史的,不参加比赛。 4.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一般不得参加比赛。 (五)会前工作准备 1.进行一次防疫风险评估,于9月23日前完成。 2.召开一次会议,明确主体责任,承办单位、场所、交通等单位的防疫会议,于9月23日前完成。 3.开展一次培训,于9月23日进行,针对主办、承办、场所、交通等主要人员进行防疫培训,同时要求由各单位对参加、服务于比赛的所有人员分区分级进行防疫培训。 4.完成一次防疫预演,由各场所按预案进行,在9月30日前完成。 5.进行一次指导,对所有场所开展一次检查和指导,在9月30日前完成。 三、活动期间措施 (一)健康监测。比赛期间,主办方作为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单位,密切注意活动相关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督促各单位主动开展健康监测,每日收集健康信息并组织开展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发现潜在风险及时整改。 所有场所均安排专门人员对参赛人员、新闻记者和其他工作人员进入均须实名登记(查验凭工作证和参会代表证),核验“健康码”并测量体温,“健康码”为绿码且体温正常者(<37.3℃)方可正常出入。 (二)个体防护。比赛期间个人防护措施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而定,除场上运动员以外,其余人员无法保证0.8米以上社交距离的,所有人员进入活动场所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卡口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等加戴一次性乳胶手套,特殊岗位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可提高防护等级。 (三)活动场所管理。活动场所尽可能实行封闭式管理,有条件的采取预约、限流、分流等措施。活动期间减少人员聚集,尽可能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在入座、休息、用餐、如厕等环节加强人员疏导等组织管理。活动期间实时监控现场人流聚集情况,保障应急通道畅通;提醒客人非必要不触碰;场所出入口均应设置免洗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四)加强通风换气。空调使用严格按照《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74号)执行。活动期间保持空气流通,优先采用开门、开窗等自然通风形式,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加强室内空气流动。单体式空调可正常使用,中央空调无回风的经清洗、消毒和检测合格后使用,应确保新风来源清洁;有回风的应更新或加装新风系统后以全新风系统投入运行,并将新风量和换气次数调至最大,如无法安装的须在回风口加装高效过滤器或消毒装置。 (五) 清洁消毒管理。活动期间做好场所和设施的消毒工作,重点对门把手、桌面、椅靠背、水龙头、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增加消毒频次,加强公共卫生间保洁和消毒,可采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纸巾进行擦拭。垃圾收集容器应做到干净整洁,防止满冒现象,日产日清,定时定点对垃圾收集容器及周边区域地面进行消毒。酒精类消毒剂因爆燃点较低,应集中管理、谨慎使用,可用于擦拭物体表面,但避免喷雾喷洒,使用时严禁明火。物体表面采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的,应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六)就餐管理。采用错峰就餐(按省份)、增设物理隔离、分餐等方式控制就餐时的人员聚集;排队取餐保持一米以上间距,加大就餐座位间距,餐桌加装隔板;未加装隔板的,应保持单向就座就餐,餐桌之间距离不小于1米,每桌实际就餐人数不得高于正常时期就餐人数的70%。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加强餐(饮)具、厨房环境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 一人一用一消毒”。合理编排菜单,集体供餐避免提供高风险食品,确保食物烧熟煮透,做好食品留样。场所应能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七)通勤管理。参赛人员采取封闭式管理,活动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活动;从当地出发乘坐公共交通抵温时应加强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结束行程后及时洗手;比赛期间往来赛场,安排车辆乘客控制50-70%,错时发车,乘员按省份乘坐。用车前后需落实车辆预防性消毒。 (八)住宿要求:比赛期间,参赛人员安排集中住宿,分类分区以最小单元进行管理(建议:按省份、分店或楼层住宿),住宿的宾馆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两人一间,本楼层将不再接待其他社会人员,参赛人员不得外出活动。 (九)宣传引导。在场所醒目位置设立告示牌,提示参加人员遵守相关防控要求、注意事项和特殊情况下的求助方式,告知出现相关症状后应主动报告并自我隔离。宣传引导参加人员遵循“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规范,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活动期间尽量不扎堆、减少聚集等。 四、应急情况处置 (一)参赛人员中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应当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及时转移至临时观察室进行观察,并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送往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应处置。 (二)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组织方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配合做好限制人员聚集、封锁活动区域等措施。 五、赛前防疫培训和指导 赛前培训中增加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邀请卫健部门派专业人员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开展疫情防控培训和赛前疫情防控检查指导,使工作人员掌握防疫基本技能和赛事期间应急处置流程。 七、通信行程码 附件: 1、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2、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个人健康申报表 3、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个人健康申报异常汇总表 4、申请健康码相关信息查询流程 5、疫情防控单位具体要求 6、《关于全面精准开展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的通知》 7、《关于印发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防控技术指南的通知》船舶要求 附件1 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为加强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科学有序处置论坛活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有效控制疾病传播,根据省、市新冠肺炎防控相关工作要求,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病人隔离 酒店、赛场按照应急处置方案设置临时留观点,留观点需远离人员出入必经通道和集中活动场所。留观点内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洗手卫生设施、消毒物品等相关疫情防控物资。 比赛期间如发现工作人员和参会代表有发热等身体健康状况异常,应立即让其戴好口罩,迅速将其引至周边空旷场地或临时隔离留观点,登记周边人员信息并及时做好疏散工作。 二、询问流行病学史 医疗卫生保障人员对其进行体温测量,询问其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前14天内是否有流行病学史(包括疫区旅行史、生活史,与疫区人员、疑似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等情况。 三、就诊方式 对体温异常及有咳嗽或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的参赛运动员及工作人员,及时联系120送医就诊。相关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四、现场消毒 出现疑似患者后,立即报告属地疾控中心,要在其指导下,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 19193-2015)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疫点消毒指南》(浙卫办)要求,及时、规范做好投票点、公共厕所等场所的消毒工作。 五、密切接触者管理 1.密切接触者判定:出现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时,会场和住宿宾馆为其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其他与病人有过接触人员 。 2.密切接触者应戴医用外科口罩,并配合属地疾控中心组织实施密切接触者的集中医学观察。 3.疑似病例被排除后,其密切接触者可解除医学观察。 六、暂停会议标准 发现1例及以上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停止或更换会场或宾馆再进行会议或住宿。 附件2 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个人健康申报表
附件3 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个人健康申报异常 汇总表 (参赛队员/工作人员)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人: 联系方式: 附件4 申请健康码相关信息查询流程一、所需材料1. 关于要求协助开展疫情防控信息排查的函,模板见附件1。市级部门需盖本部门公章,县(市、区)部门需盖本地区大数据中心公章。 2. 排查清单,模板见附件2。 二、 申请方式1. 打开钉钉-工作-OA审批,搜索“温州市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查询”审批流程。 2. 进入后以附件形式上传2个材料,提交审批。 附1:关于要求协助开展疫情防控信息排查的函 附2:排查清单 附1 关于要求协助开展疫情防控信息排查的函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XXX活动将于近日举行,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拟请贵局协助开展相关人员疫情防控信息排查。 联系人: 电话: 特此函达,请予以支持为盼。 附2 排查清单
对于人员建议: 1.对所有来温人员(省外)提交7天内的核酸证明; 2.对所有来温人员必须持“健康码”绿码,以及未到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行程码”;对于健康码为红码的不建议参加,黄码的须持7天核酸阴性证明; 3.对14天内(含)有出入境(含港、台),不建议参会; 4.温馨提示:来温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在温期间不擅自外出,以及接触非会议人员; 5.来温人员身体无异常。 附件5 疫情防控单位具体要求 为保障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奥运会资格选拔赛安全顺利召开,依据浙江省 DB33/T 2241.1-202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和《关于印发秋冬季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指引的通知》(省疫情防控办[2020]117 号)要求,做好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通风消毒、人员健康监测管理,引导人群保持适当社交距离,落实必要的防护措施,严防出现疫情反弹。现在我们就酒店、车队、比赛场馆等三个区域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如下: 一、入住酒店 1.酒店客房在客人入住前应进行全面消毒,重点对门把手、桌面、椅靠背、水龙头、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增加消毒频次,并保持通风。 2.客人入住一律需测体温,并出示健康码,再进行实名登记。 3.客人入住后,酒店需每天对客房进行清扫、消毒、通风,客房被子等需每天更换。 4. 在入住酒店醒目位置设立告示牌,提示人员遵守相关防控要求、注意事项和特殊情况下的求助方式,告知出现相关症状后应主动报告并自我隔离。 5.酒店设立应急隔离室,应急隔离室要做好物资储备。如体温计、消毒剂、口罩、手套、消毒酒精等。 6.建立《酒店疫情防控应急管理预案》。 二、车队 1.出车前对车厢进行清洁消毒,座椅上应保持清洁,做好消毒处理。 2.驾驶员、乘客上车要求全程佩戴口罩,测量体温超过37.3摄氏度不予上车。 3.车辆配备消毒剂、乘客呕吐时,采用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 4.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窗通风。 5.严格执行点对点运输,严格按照计划线路运行,不招揽合同以外的乘客,司乘人员身体健康、固定(若有变动要报备)。 三、比赛场馆 1.活动前对场馆及设施开展一次全面消毒,并保持场馆通风。 2.场馆内配备必要的防疫用品,包括消毒液、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免洗手消毒剂、干手纸、垃圾桶等。 3.在公共区域应配足免洗手消毒剂,随时供人使用。 4.在场馆内醒目位置设立告示牌,提示参加人员遵守相关防控要求、注意事项和特殊情况下的求助方式,告知出现相关症状后应主动报告并自我隔离。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活动期间尽量不扎堆、减少聚集等。 5.在比赛场所设置设立应急隔离室,应急隔离室要做好物资储备。如体温计、消毒剂、口罩、手套、消毒酒精等,并在场馆内配备一名医务工作人员。 6.比赛期间,确保每一场比赛结束,人员离场后均应对场地进行消毒。 7.场馆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应急通道,并做好通道畅通管理。在入座、休息、如厕等环节加强人员疏导等组织管理。 8.建立《场馆疫情防控应急方案》。 四、其他 1.对省外人员来温参赛人员均需持赛前20日核酸阴性证明和赛前3至5日内核酸阴性证明;报到时需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方可参赛。 2.比赛期间个人防护措施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而定,除场上运动员以外,其余人员无法保证0.8米以上社交距离的,所有人员进入活动场所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卡口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等加戴一次性乳胶手套,特殊岗位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可提高防护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