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请人吃饭,不如去百姓健身房“甩肉”流汗
时间:2019-08-13 10:34:10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商报 字号:[ ]

这个暑假,与高温天气一样火热的还有各类健身活动,健身房、体育场馆以及夏夜的广场上,都是健身的人群。不少锻炼的市民说,与其待在空调房里吹风,不如锻炼来得舒服酣畅。享受健身之乐、运动之美,越来越成为市民在夏日的生活方式。

体育中心的百姓健身房人气很旺。徐家琪 摄

这两年,遍布全市的百姓健身房可谓是健身爱好者的福利,离家近,又便宜,设备还齐全,成了不少市民的“网红打卡地”。

暑假一入夜,市区多家百姓健身房就已人头攒动,体育中心、洞头市民中心、鹿城上堡公寓、鹿城庆年坊的百姓健身房运动人次高居前几位。据工作人员介绍,暑期学生放假,加上白天天气炎热,很多市民会选择晚上锻炼。

“这里一次一元,有很多人来锻炼,气氛非常好,要早点过来抢位置。”大学生小许说。

百姓健身房作为温州市“十大民生实事”体育项目之一,以场地面积、器械配置、覆盖人群以及地理位置等作为划分依据,为广大市民就近参加健身活动创造了便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年初,为给市民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市体育局开展“协会课程进驻百姓健身房”活动,邀请“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健美健身、国际体育舞蹈、跆拳道、排舞”等进驻百姓健身房,让百姓健身房人气更足。

据记者了解,7月份市民在百姓健身房的总运动人次为23995次,日均774人次。经门禁系统统计,目前到百姓健身房锻炼的男女比例为58:42,21-30岁的人群占总锻炼人数的33%。

除百姓健身房外,市区其他健身房也一样爆满,比如世界东方健身俱乐部,16家门店7月份的客流量就达10.7万人次。暑假期间,健身俱乐部的私教课大受欢迎,除减肥之外,还有年轻妈妈的产后塑形,青少年增高以及体适能训练等课程。

暑期市场也是健身房抢占客源的绝佳时段,温州聚虎运动设置了暑期卡种,针对社区和学校,两家分店上月客流量约有4万人次。私教课中,同样以极致减肥课程最受欢迎,其次是腰腹塑形、美健肌肉、精准拉伸、产后康复、青少年体适能。

为鼓励健身消费,上周我市体育局发布了新一轮温州市区健身消费补贴定点单位名单,保留符合条件的原健身消费补助定点单位48家(55个点),新增13家(18个点),让市民有了更多的健身选择。凡温州市民持本人市民卡到市区(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浙南产业集聚区)定点体育场所参加健身运动或体育技能培训,只需支付消费金额的85%,市政府补贴15%。

以前暑假,和朋友打球总是打到球馆熄灯关门,现在有了无人值守系统,可以打球到深夜,甚至还能通宵。温州杜克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设计的“无人值守”场馆管理系统,让篮球发烧友可以随时打球。

今年年初,这套系统在凯拓杜克体育公园上线,最近这段日子让球友享受到了福利。“一般我们工作人员晚上十点半下班,但想打球的球友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入球场,并且做到第一个人进场运动自动开灯,最后一人离开自动关灯。”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凯拓杜克体育公园采用“无人值守”系统,7月份客流7509人次。

这套系统降低了管理成本,也让球友享受了运动快乐。资料显示,该体育公园7月份客流量7509人次,在非营业时间段通过智享系统进场锻炼的为426人次,更有195人次的发烧友凌晨前来打球锻炼。

我市首家利用桥下空间打造的运动公园——百慕达七都体育公园则以清凉运动吸引球友。经统计,7月份该体育公园有1.5万人次前来锻炼。特别是3片篮球场和5片篮球半场,天天爆满。这里也有羽毛球馆以及标准的五人制足球场、门球馆,还有一个标准泳池,项目丰富,让市民有多种锻炼选择。

另外,位于市中心的体育中心也是市民经常前来锻炼的好去处。前不久,体育中心外围塑胶跑道正式投用,让市民随时可以跑步锻炼。经统计,6月25日—7月24日,有19317人次到体育中心体育场进行晨晚练。羽毛球是大家的最爱,6月21日—7月20日,有3373人次前来打羽毛球。

晚上六点多,在市区各大健身广场上,虽然空气中还飘着烈日炙烤后的味道,但丝毫没有影响市民的健身热情。在这群市民当中,大家最喜欢的还是健身舞。

夜幕降临,只要不是下雨天,热爱舞蹈运动的市民会聚集在市区世纪广场上。世纪广场鸿运健身舞领队陈小云告诉记者,广场的暑期和平日有所不同,假期是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锻炼,也是放松的绝佳休闲时光,所以人气更足。

人群中,年轻人的身影为广场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作为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陈小云,不仅在广场上培养了一批年轻力量的社会体育指导教练员,还在大自然百姓健身房作为排舞曳步舞指导老师,带着两个零基础的成人排舞曳步舞课程和儿童曳步舞课程。只经过一节课的教学,孩子们便爱上了动感炫酷的曳步舞,大人也被优美的舞姿吸引。

另一边的空地,是孩子们的乐园,他们全副武装,头盔、护膝、轮滑等装备一个都不少,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悠然穿梭,完全不顾汗水流淌。市民陈先生说,孩子平时都躲在空调房,缺少锻炼,晚上正好带出来做做运动。

瓯江路的沿江景观带上,锻炼的人群就更多了,跑步的,骑车的,还有跳舞的人群一波又一波。“请人吃饭,不如一起运动流汗,一天不痛快地出身汗就不舒服。”在这里跳舞的林女士告诉记者。

龙湾区府广场上的“清晨之光”瑜伽队,每天清晨练瑜伽,已有四个年头。该瑜伽队最初由瑜伽爱好者陈灿林发起,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每天都有数十位瑜伽爱好者在广场或奥体中心地下室进行锻炼。原来在黄石山公园最多的时候曾有两百多人同时在清晨练习瑜伽,同迎第一缕曙光,一起享受体育带给生活的美好。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