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温州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8-06-28 17:40:31 浏览次数: 来源:市体育局 字号:[ ]


              

温体办〔2018〕30号

 

关于开展温州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体育局,市局各处室、有关单位:

    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温政办〔2018〕27 号)要求,市体育局决定开展《温州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温发改规划〔2016〕250号,以下简称《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意义

    中长期规划评估,是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开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全面评价“十三五”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发展环境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及时总结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经验,确保顺利完成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推动我市体育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估范围和重点

“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的时点,为 2016 年至 2018 年 6 月的完成实绩,预测到 2018 年年底的完成情况,以及到 2020 年的预计完成情况。评估重点:一是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特别是重要指标和约束性指标的完成进展情况;二是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三是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进展情况;四是根据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和发展环境变化,确定规划是否有需要调整和修订的内容,并提出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三、评估要求

   《规划》评估工作由市体育局办公室牵头组织开展,具体安排如下:

   (一)7月,开展调研、起草中期评估报告;8月底,形成初稿;9 月上旬,开展专家论证和审议;9 月下旬,报市局党组研究审定;9月底,将评估报告提交市发改委。相关数据用 2016 年至 2018 年 6 月的完成实绩,预测到 2018 年年底的完成情况,以及到 2020 年的预计完成情况。

 (二)根据《规划》的主要任务,评估内容分五大版块,一是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服务升级、二是全面推进竞技体育质量升级、三是全面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升级、四是全面推进体育设施供给能力升级、五是全面深化体育体制。具体分工如下:

1.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服务升级版块由市局群体处、市体总秘书处根据各自内容牵头组织评估。

2.“全面推进竞技体育质量升级”版块由市局训竞处牵头组织评估。

3.“全面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升级”版块由市局法产处牵头组织评估。

4.全面推进体育设施供给能力升级”版块由市局群体处、市体投集团、温州体育中心根据各自内容牵头组织评估。

5.“全面深化体育体制”版块由市局改革办牵头组织评估。

6.各相关单位填写附件1《温州市体育发展“十三五”时期量化指标表》、附件2《“十三五”全市体育系统四大行动计划》、附件3《“十三五”全市重点体育设施建设项目》相关内容。县(市、区)体育局仅需填写附件3相关内容。

四、评估方法和组织方式

在“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创新规划评估方法,采用第三方评估、开放式评估、专家咨询论证、公众参与等评估方法,以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社会参与度。

五、评估要求

1.评估报告、相关表格内容要求客观准确。

2.上报时间:8月30日前;县(市、区)体育局上报时间:6月30日前。

3.联系电话:88202793;邮箱:252999492@qq.com

 

 

附件:1.温州市体育发展“十三五”时期量化指标表

2.“十三五”全市体育系统四大行动计划

          3.“十三五”全市重点体育设施建设项目

4.温州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温州市体育局

2018年6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温州市体育局办公室                  2018年6月25日印发 

 

附件1

温州市体育发展十三五时期量化指标表

               (此表由市局各处室填报)

指标

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

2020

截至20186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

36.1

38


市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

93.5

95


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总人口

2

3


市级单项体育协会

61

80


全市新建国民体质监测点

/

50


市级体育社团

/

80


4A级、5A级体育类社会组织创建率

/

40


竞技体育

2016年第31届奥运会、2018年第3届青奥会、2020年第32届奥运会、2017年第13届全国运动会、2018年第16届浙江省运动会

/

/

全省领先


体育后备人才

/

4000


引进高水平教练员

/

5


引进优秀体育科研人员

/

2-3


培养市队优秀中青教练员

/

10


培养基层优秀中青教练员

/

20


培养C级足球教练员

/

30


培养D级足球教练员

/

50


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2

2


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4

7


市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

5


在校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90


建立省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13

13


建立市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27

27


体育设施

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

/

100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1.3

2.1


新建社区与行政村的体育设施覆盖率

/

100


建成5人制足球场

/

100


建成具备11人制足球比赛的田径场

/

10


体育产业

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

亿元

194.4

310


体育产业占全市GDP比重

1.02

1.2


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

19.1

25


五年体育彩票销售总额

亿元

73.35

80


省级体育特色小镇

/

1


市级体育特色小镇

/

2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

1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

1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

1


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

3

4


 

 

 

 


 

 



附件2

十三五全市体育系统四大行动计划

                          (此表由市局各处室填报)

序号

计划名称

主要任务和内容

 

 

责任单位

 

完成情况

1

公共

体育

服务

惠民

计划

1、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将全民健身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60%的体彩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事业。

2、推行职工健身制度,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全市总人口的38%以上。

3、提高体质测试水平。全民健身站点数达到3000个,每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站(点)5个以上,每年接受体质测试人数达到5万人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5%以上。

4十三五期末力求每个乡镇(街道)实现“1+5”工作格局。力争市级单项体育协会达到80个以上,每个县(市、区)县级单项体育协会达到30个以上。每万人登记和备案的体育类社会组织达到2个,体育类社会组织会员数占总人口的6%以上。

5、进一步加强体育社团建设,打造4A5A体育类社会组织,创建率达到总数的40%

6、积极开展群众品牌体育活动,办好元旦万人健身跑春节横渡瓯江端午节划龙舟等传统品牌群众体育活动。

2020年,全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全市总人口的38%以上,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稳定保持在95%以上。全市培训各类体育社会组织骨干1万人次以上,其中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总人口的3‰以上。

 

 

 

 

 

 

群体处

市体总秘书处

 


2

竞技

体育

计划

1、加强业余体校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11个县(市、区)体校达到国家体育总局业余体校建设标准。

2、大力推进体育项目进校园。办好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推进三大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武术、柔道、击剑等项目进校园。

3、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力争到2020年我市参加足球训练的青少年人数达到5000人,培育1家在全国具备影响力的足球培训机构。

4、加强后备人才基地和基础项目建设。力争创建2个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7个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5个市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个市级足球学校,1个市级足球俱乐部。

5、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优化青少年体育赛事。继续大力推动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器材支持项目等。

6、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争取培养市队优秀中青教练员10名,基层优秀中青年教练员20名,引进5名以上高水平教练员、2-3名优秀体育科研人员,每年新培养国家级裁判员2人以上,一级裁判员50人以上,每年培养二级裁判员300人。力争到2020年培养C级教练员30人、D级教练员50人,裁判员数量达到100人,引进足球产业高层次人才20人。

2016年第31届奥运会、2018年第3届青奥会、2020年第32届奥运会均有温籍运动员参赛,并取得较好运动成绩;力争在全运会上突破11枚金牌,在2018年第16届浙江省运动会上,比赛成绩居全省前三名,在2019年全国第二届青运会比赛成绩居全国前十五位。

 

 

 

 

 

 

 

 

 

 

训竞处


3

1、优先发展运动休闲业。争取创建1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4个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若干条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多个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

2、继续办好中华龙舟大赛(温州站)、温州马拉松、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全国掷球锦标赛、全国体育舞蹈大赛等高端赛事;继续开展游泳、象棋等具有我市传统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打造2项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体育赛事,打造10项全市性品牌体育赛事。

3、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比较优势、竞争实力的重点体育企业,打造3-5家体育产业集团,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上市。

4、继续实施市区健身消费补贴政策,探索发放体育消费券、一卡通等,营造体育消费氛围。

5、完善体育彩票发行和市场管理制度,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销售额突破80亿元大关。

6、打造体育特色小镇。争取到2020年建成1个省级体育特色小镇,积极培育发展2个市级体育特色小镇。

7、加快航空营地建设,发展航空体育。

8、组建和发展温州智慧体育云平台建设。9、建立体育产业智库。与温州高校、体育科研机构等联合成立社会力量兴办体育项目孵化中心,加快体育部门、高校、企业联动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十三五末期,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达到31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2%

 

 

 

 

 

 

 

 

 

 

法产处


4

1、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加快温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二期工程)、温州奥林匹克游泳跳水馆和羽毛球训练基地、温州奥林匹克体育馆、温州体育运动学校永中校区、足球训练基地、国际赛车场建设项目等市级重大体育设施建设,使我市具备承办大型赛事的能力。

2、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建成标准5人制足球场100片、具备11人制足球比赛的田径场场10片,实现全市50%以上乡镇建有足球场。力争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平方米以上。

3、加快体育主题公园建设。重点打造七都自行车公园、大罗山徒步公园、白云山健体养生公园等一批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体育公园,为市民提供养生健体场所。

4、加快健身步道建设。积极构建五大体育休闲生活区,沿江(瓯江、楠溪江、飞云江、鳌江健身走廊)、沿河(沿塘河自行车健身道、健身游步道)、环海(以洞头海岛为主体,乐清、瑞安、平阳、苍南为补充,打造海洋体育)、塘河和中心区(塘河、三垟湿地为支点,打造都市休闲体育),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

5、利用低效、拆后土地大力推进体育设施建设。

6、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力争到2020年,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率达到100%

建成温州市主体育馆,全市建成10个体育综合服务中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平方米,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100%

 

 

 

 

 

 

 

 

 

群体处

体投集团

温州体育中心


 

 


附件3                 

十三五全市重点体育设施建设项目

(县级体育局填报此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和内容

建设工期

总投资

(亿元)

十三五计划投资

责任部门

完成情况

1

温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一期工程

龙湾区永中街道

温州奥体中心一期工程主要建设5000座体育综合馆+1000座游泳馆+大型的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其中地上4.3万平方,地下5.7万平方。

2012-2016

8.87

3.6

市体育局

温州体育发展投资集团


2

温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二期工程

龙湾区永中街道

主要建设50000座体育场+室外热身训练场,总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其中地上6.9万平方,地下2.9万平方。

2016-2020

9.3

9.3

市体育局

温州体育发展投资集团


3

温州奥林匹克游泳跳水馆和羽毛球训练基地

洞头区灵昆街道

总用地200亩;建3000座的游泳跳水馆,配室外游泳池及儿童池,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并建设羽毛球运动比赛和训练基地。

2016-2019

3.4

3.4

市体育局

温州体育发展投资集团


4

温州市自行车馆

洞头区

总用地100亩;建2000座甲级自行车馆。

2017-2022

2

1.5

洞头区


5

温州奥林匹克体育馆

瓯海区丽岙街道

总用地110亩;主要建设10000座体育馆,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2016-2019

4

4

市体育局

温州体育发展投资集团


6

中国·温州国际赛车场

瓯江口新区

国际二级标准赛车场,赛车场赛道全长超过3.3公里,设计最高车速超过300公里/小时

2016-2018

5(不包含土地价格)

5(不包含土地价格)

瓯江口


7

温州体育运动学校永中校区

龙湾区永中街道,紧临温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

总用地约260亩;建设满足2000名学生和运动员学习、生活、训练的建筑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2016-2019

8.6

8.6

市体育局

温州体育发展投资集团


8

温州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二期工程)

乐清市清江镇

新征用地约25亩,建设运动员和教练员宿舍及部分室外训练设施,建筑面积1627平方米。

2015-2018

0.18

0.18

乐清市


9

鹿城区七都环岛公路自行车道

鹿城区七都街道

环绕七都岛现有海堤与防洪堤,建设一条既能满足骑行需求又能举办一定规模级别自行车比赛、训练场地的环岛自行车道,全程约15公里。

2015-2017

0.54

0.54

鹿城区


10

七都体育公园

鹿城区七都镇

1123.5

2016-2018

7.5

7.5

鹿城区


11

鹿城时尚体育小镇

仰义西郊森林公园

东至澄沙桥村、西至林里村,北至垟山村、南至规划双屿-藤桥公路,规划面积3.4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面积约98.35公顷。引入一批徒步山水游、极限户外运动、山地自行车、水上漂流等时尚体育运动项目,打造一所面向全国的足球运动训练学校,建设一批带动性强、辐射范围广的体育休闲重大项目,建成一家区域性的体育总部。

2015-2018

30

21.5

鹿城区


12

瑞安市体育中心三期(业余体校训练馆)

瑞安市锦湖街道

规划用地12亩,用于体校开设运动项目训练场馆

2017-2018

2

1.2

瑞安市


13

苍南县体育场

苍南

400M田径场(含足球场)15000-20000座位的固定看台

2016-2018

5

1

苍南县


14

瓯海区奥林匹克中心(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

瓯海区娄桥街道娄桥村、岩头村

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足球训练功能用房、标准足球场2片,8人制足球场6片、5人制足球场12片。

2018-2020

6

6

瓯海区


15

文成百丈漈天湖运动休闲基地

文成县百丈漈

占地500亩,水域面积6平方公里。主要建设滨水自行车骑行漫游道,发展高端水上时尚项目、户外休闲基地、热气球、航空体育飞行营地。以骑行漫游道为纽带,贯穿单车驿站布设、节点休憩点布设、景观概念设计,作为天湖旅游度假区配套项目。

2016-2019

1.5

1.5

文成县


16

平阳县体育场

昆阳

体育场占地面积97.45亩,其中建筑占地48亩,建筑面积17600平方米,看台固定座位1.5—1.8万座。

2016-2018

5

5

平阳县


17

百丈国家水上中心

泰顺县百丈镇

规划面积29公顷,集学训、科研、赛事推广等于一体。

2016-2018

2.5

2.5

泰顺县


18

泰顺时尚体育小镇

泰顺县百丈镇

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2平方公里。主要项目:1、航空庄园;2、百丈水上中心项目;3、辽宁冬训基地项目;4、浙江省皮划艇队训练基地;5、潘洋农庄项目;6、百丈镇户外运动基地项目;7、环湖慢行绿道。

2016-2018

20

15

泰顺县


19

中国(乐清)射击基地奥林匹克综合体项目

盐盆街道

总用地80亩,建筑面积247000㎡,建成射击射箭及配套用房、住宅区。

2016-2018

25.33

25.33

乐清市


20

国家体育航空飞行营地

百丈漈镇

项目总占地300亩,体育航空飞行营地及其配套设施。

2016-2018

5

5

文成县


21

江南全民健身中心(江南体育公园)

瑞安市

项目位于56省道以北,瑞平塘河以东,建设小型体育馆及室外球类场地,用地面积272

2016-2018

3

3

瑞安市


22

惠民南路体育综合体

瓯海区

总用地面积84亩,总建筑面积63434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46434平方米,地下17000平方米,包含室内外运动场地、健身、保健、等体育相关的办公、商业、餐饮功能

2016-2018

4.3

4.3

市名城集团


23

司前民族体育中心(避灾安置点)

泰顺县司前镇

28亩规划用地,主要建设综合训练馆1座,7人制足球场,200米塑胶跑道,室外篮球场、地掷球场。

2017-2021

0.3

0.3

泰顺县


24

百丈镇慢行系统建设

泰顺县百丈镇

环绕百丈镇飞云湖,建设一条既能满足骑行、步行,自行车比赛、训练场地的环湖自行车道,全程约27公里,宽3.5米。

2016-2019

1.2

1.2

泰顺县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